侵華日軍河用炮艇被商務中心捐贈給江東門紀念館 現代快報記者 顧煒 攝
  很多南京市民也許還記得,2006年10月,湯山一座重達20多噸的抗日戰爭時期原國民政府軍遺留的地堡被“挖”起,乘了2個多小時的車,“搬”到侵華日軍南京太平洋房屋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簡稱江東門紀念館),成為該館最大的一件文物。  
  昨天,這個紀錄被刷新。今年7月,剛在儀徵被中日專家考證認定的日本侵華期間軍用炮艇,昨天乘了一天的車從儀徵來到了紀念館。這個炮艇重達32.8噸,毫無疑問取代“地化療飲食堡”,成為館藏最大文物,而且它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容工程新館的首件文物。館長朱成山介紹,這艘炮艇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將按原樣恢復。現代快報記者 毛麗萍
  運輸
  時速20公隨身碟里,“走”了6小時
  侵華日軍河用炮艇長17.4米,寬4.2米,永慶房屋高3.9米,重32.8噸。這麼一個龐然大物,怎麼從儀徵運到紀念館?
  考慮到時間及各方面因素,最終放棄了水運,選擇了陸運。
  昨天上午8:00,開始了炮艇的吊裝,“五花大綁”上平板車就折騰了一個多小時。9:30,啟運。沿途要經過江北沿江公路、328國道、棲霞大道、揚子江大道等,超高、超重、超長……由於事先經過協調,一路“綠燈”,炮艇就這樣以每小時20公里的時速,“走”了6個多小時,於當天下午4點多安全抵達紀念館。
  改造
  炮艇上武器裝備將原樣恢復
  今年7月4日,江蘇蘇港造船有限公司曾邀請中日有關專家到儀徵對炮艇進行現場考證與鑒定。日本造船專家高崎正之經過認真、翔實的比對後表示,該艇雖因民用改裝無法確定船隻的具體型號,但從鉚釘船體、船頭方向舵和船尾轉向舵的設計,以及螺旋槳設計等造船工藝看,可推斷其為日本戰敗前所造的炮艇。
  昨天,朱成山透露,這艘炮艇將原樣恢復。據介紹,紀念館下個月將專門到北京聘請北京軍事博物館專家制訂相應的維修方案,“比如炮艇上的頂棚肯定要拆掉,那原來是架機槍的部分,然後把它原樣恢復。”朱成山稱,他們已掌握了當年侵華日軍炮艇原樣的資料,至於機槍是什麼型號,這些都要專家研究定奪。
  捐贈
  炮艇將在新館展陳
  昨天,蘇港造船有限公司濮錦道董事長透露,自從侵華日軍河用炮艇被確認後,他接到了很多電話,要求高價收購,但都被他拒絕了,他要把它無償捐贈給紀念館。
  濮錦道說,他要讓這艘炮艇發揮其印證歷史、警示後人的教育作用,“紀念館是它最好的歸宿和落腳點。”
  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這艘炮艇將來將放到紀念館在建的新館中,由於其體積大、重量大,在建新館將為其量身定做:即炮艇先到位,然後再展廳“封頂”。朱成山表示,紀念館目前正在進行擴容,需要廣泛徵集各類抗戰勝利和受降的文物資料。該炮艇作為日軍侵華的重要證物,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紀念館將在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和考證的基礎上,把它充實到新館展陳之中,以增強史實的說服力和展覽的可看性。
  相關鏈接
  侵華戰爭期間,日軍在長江沿線河網和洞庭湖水面等湖泊、河渠地帶,配備了大量小型的河用小炮艇。河用小炮艇噸位較小,不具備正規的艇籍,但仍屬日本海軍的作戰艦艇。特別是1937年12月13日,日軍河用小炮艇曾隨艦隊,衝破江陰要塞的沉船阻敵封鎖線,到達南京江面參加南京大屠殺。此後又在長江、太湖、洪澤湖等江河水網地帶,對新四軍和抗日軍民進行侵略和加害。
  此次捐贈的炮艇就是侵華日軍當年在江河中所使用的,抗戰期間為中國軍隊所繳獲。新中國成立後,該艇被移交給江蘇省航運局管理,停放在南京三汊河碼頭,後由南京河運學校作為教練船使用,俗稱“教練1號”。1972年江蘇蘇港造船廠建成後,“教練1號”從南京三汊河遷移到儀徵新廠區內作為港口作業船來使用。
(原標題:侵華日軍炮艇運抵南京 成為江東門紀念館最大文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r46lrxyj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